当前位置: 螺丝 >> 螺丝优势 >> 穿越亿万年探索远古奥秘常州一中校本课程化
近日下午第八节课,常州一中王华权老师带领学生前往摆满各式各样石头样本的专用教室学习《岩石的奥秘》校本课程,以往的学习中总是以课堂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本节课的活动会是什么,大家不免有些好奇。
课堂伊始,王老师首先带我们回顾了上节所学的三大类岩石及其形成过程,其中着重介绍了沉积岩的特性,其形成过程使其可能含有化石,并以教室后方的岩石样本为例进行说明。王老师说这些样本都是已经采好的,大家要试着自己从石头中采出化石,同学们一下热情高涨。在同学们将岩石样本搬到教室后,在王老师的介绍下,我们知道了这些灰扑扑的就是可能含有化石的沉积岩,其中可能蕴藏的三叶虫和王冠虫等化石正等着我们去发现。
看完王老师的演示后,同学们拿起锤子和扁头螺丝刀对岩石敲打,要从侧面敲,把石头沿着层理从厚片敲成薄片,绝对不能太使劲,否则就敲碎了。经过一番紧张的敲打,原本厚厚的岩石被我们敲成了一个个薄片,在王老师的指导下,我们试着去发现其中可能存在的生物化石,一开始一连几片都没有发现,不免有些气馁,突然间王老师大呼“开出来了”,大家呼啦一下围上去,看着一只小小的三叶虫,还不到指甲盖大小,乍看之下难以发现。随后,同学们心中顿时燃起了希望之火,在其石头中也找到了几处,同学们有的为自己的发现而喜悦,也有的为自己失手敲碎而惋惜。下课时间临近,王老师说,自己敲到的化石都可以自己带回去收藏,同学们满心欢喜地离开了教室,并开始期待下一次的课程。
本次课堂,不仅让同学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奇妙,也感受到相关科研工作者的不易,这是一项十分需要耐心与细致的工作,正是他们的巧手与慧眼发现了一块块古生物化石,然后通过缜密的思维推测还原出过去的地质历史,丰富了大家的认识。这种美好的品质值得同学们深切学习,值得大家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