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无意中看到了家人多年前买的西门子S4手机,想不到还能开机,昨晚又给它充满了电。是04年卖的二手手机,当时这种手机已淘汰,因为它只能选择英文或汉语拼音菜单,发短信也是如此,所以买的价格较低,记不得是一百还是二百元了。
图三的汉语拼音,对应汉语为"请塞入你的ID卡",06年我用过一段时间,那时打电话话费贵,而发短信只能发拼音,太痛苦了。
网上搜了一下,这款手机是97年上市的手机,98年的时候我看到远房表妹买了一个手机,好像和这款差不多,我远远的看过,没看仔细,元,虽不是早期的上万元,但也够贵的了,那时我们这里国企一个普通职工的月薪也才五六百元。
表妹家对于我来说可以说是土豪了,她和母亲开了一个小饭店,生意不错,每月能赚四五千,而她爸爸,也就是我们路桥公司经理,也才月薪,同期我的母亲在政府部门工作,月薪才五六百元,可见当时花元买个手机是件多么奢侈的事。
前年遇到了表妹的叔叔,也就是她爸爸的哥哥,他说表妹后来结婚又离婚了,开了个网店,每年能挣几十万。
表妹很漂亮,按理近水楼台先得月,我当年去追她也不是没有机会。然而,中国人的婚姻将就门当户对,我当时在路桥公司上班,所学技术还有限,我连个二管无线话筒都做不出来,还没有得到应有的地位,算是初露锋芒吧(也有些同事对我当时的技术认可),所以就没有追。这和李小龙没有选择阿罗约是一个道理。当时我要是有现在1/4的技术,不但敢去追表妹,同时,就是把路桥公司经理的位子送给我,我也不要,我完全可以成为周边几家路桥公司的维修大神。在我看来,成为维修大神比当经理好玩,而且每个人,就好比一辆汽车上的发动机,方向盘,螺丝钉,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当方向盘的,最适合的人做最适合的事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