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丝

天坑专业被嫌弃以钱途论前路才真坑

发布时间:2024/7/31 13:42:32   
中科医院用爱心承担责任 https://m-mip.39.net/nk/mip_6685576.html
又到了高考志愿填报季,如往年一样,热门专业建议、避坑指南等充斥网络。比如,“生化环材四大坑,最惨当属地海农”;再如,“小语种费力不讨好,半夜背法条要人命”。对此,不少老师、专家坐不住了,武汉大学邓红兵教授就公开发文表示“没有差的专业”,劝诫考生莫听信错误建议,莫随波逐流。专业何为天坑、何为热门?许多论调说得头头是道,其实标准无非是“钱途”“性价比”。“活苦、钱少、就业面窄、出成果慢”谓之冷,反之则谓之热。可所谓“热门”“风口”往往轮流转,越是急功近利、扎堆逐热,越是事与愿违。时代快速变迁,四年本科读下来,不少眼下“热门行业”的周期很可能也过去了,一窝蜂报考反而容易导致供大于求。更关键的,不少所谓“冷门学科”如“生化环材”等实有大用,甚至正是科学之本、技术之源。没有“生物医药”,疫苗研制、生产从何谈起?芯片制造方面,化学和材料等学科是重要“地基”,国家战略支持下又怎会没有前途?再从效益层面讲,不少材料技术专利,都有着巨大的社会价值与市场价值。所以,无论从哪个方面看,上述看似精明的功利算计,都太过狭隘、短视。每个专业都有自己的特点,哪有什么统一公式能计算其好坏。有的人选了“热门”,可学了才发现不符合自己的爱好和预期,“学”之无味,落得个浑浑噩噩。这也是为什么,即便是土木工程、软件工程等热门专业,各大论坛上对之的吐槽也比比皆是。反过来,有人选择了“冷门”,却一心澄明、自得其乐,收获满满。学植物科学的“心系三农,顶‘天’立‘地’”,成长为杂交水稻事业的“一粒种子”;学天文学的“甘于寂寞,仰望星空”,成长为天眼团队的青年工程师……说到底,专业前景几何,前路是否宽阔,很大程度上不在于热度,而在于个人喜好、特长以及努力程度,这也决定了职业生涯未来能够到达的高度。跟随本心,择己所爱,奋力耕耘,所有选择就都不会被辜负。当然,于很多涉世未深的考生而言,看清楚自己的天赋与热爱所在并不容易。这种情况下,也不必过分焦虑,除了对各种专业多加了解,不要盲目跟风,也要看到,新一代年轻人有着更充分的选择机会、更多元的成长通道。完全学分制、大类专业招生、转专业……时下,不少高校都在探索打破专业壁垒,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日益包容多元的社会氛围和成长环境下,无论是学校还是专业,其实都无法真正“捆绑”、框定学生的未来。“没有一个答案生来伟大,也没有一个答案注定平庸”。“

共青团中央”几天前推出的名为《成为》的短片中,10位来自不同专业的年轻人自信讲述:世界需要纸和笔,也需要手术刀和麻醉针。需要螺丝钉,也需要螺蛳粉……少点对年轻人的功利聒噪、品头论足,让他们掌握自己人生的定义权,才能成就各不相同的精彩。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751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