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爱心传递 http://www.txbyjgh.com/axhd/m/2084.html诗歌有不同的风格,有些婉转,比如李商隐喜欢用典故和传说,表达内心愁怨的情感;有些质朴,比如杨万里经常描写乡村生活,明确地抒写欣喜之情。其实各种风格无所谓好坏,都是根据意境和内容的需要,同时也会考虑到诗人的心情。比如写山,杜甫的《望岳》歌颂了泰山巍峨的气势和梦幻的景色,彰显了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豪迈气概。李白的《独坐敬亭山》描绘了内心的孤独感,全篇想象神奇,构思精妙。唐代还有一位才子也描写过一座山,意境深远,值得细读。下面介绍唐代三流诗人的绝句,借山写人,毫无雕琢,人物形象呼之欲出。独秀山唐代:张固孤峰不与众山俦,直入青云势未休。会得乾坤融结意,擎天一柱在南州。张固是唐宣宗大中年间的才子,曾担任桂管观察使。广西地处偏僻,离京城长安就更加遥远,不仅皇帝的恩典很难惠及,而且也鲜有机会得到升迁。但诗人却并没有怨天尤人,而是安心地在自己的岗位上努力工作。虽然名不经传,也没有太多的传世作品,但这首诗却描写细腻,写法独特。作者句句写山,无一字议论,但其中却托意深刻,含蓄地抒写了作者的心境。诗人平时在闲暇时间喜欢登山临水,不仅可以愉悦心情,而且能开阔眼界,并从中感悟大自然和人生的很多道理。独秀山因一峰平地独起而得名,风景秀丽,引得四方游客纷至沓来。南朝有一位太守还在此麓辟读书室,很多文人墨客都曾在此游览题诗。首句就指出独秀山的与众不同,“孤峰不与众山俦”。俦,伴侣的意思。诗人用一个“孤”字,显出其孤高无比,周围的群山都成为陪衬。如此描写,立刻突出了其高耸入云的不凡气势,也引发读者更强烈的阅读兴趣。诗人登高望远,只见四周诸山,均环拱于烟云杳霭之间。在最高处眺望,可揽数十里的奇妙胜景,果然名不虚传。次句继续描写其气势雄浑,“直入青云势未休”。此山直插青云,与天争高,“未休”二字,表达其没有停止之时,既令人感到一股英气扑面而来,又彰显出坚定的决心和毅力。读者也都很容易看出,作者明明白白地就是在写自己,虽然身处偏僻,却不改青云之志,令人赞不绝口!后两句更是令人赞赏,“会得乾坤融结意,擎天一柱在南州。”独秀山成为天地间的一座桥梁,也将乾坤连接成一体,并巍然屹立于桂林地界。擎天一柱,在此处是一语双关,既赞美山势巍峨,又将自己比作栋梁之材。一个“融”字,更使人想起中流砥柱的宏阔景象。诗人借此委婉地表达了他的志向,虽然没有上将的威武,也不具宰相的地位,但自己依然可以沟通长安与桂林之间的紧密联系,其地位也是不可取代的。张固的这首绝句取材简单,却技法高超。诗人托物寓意,表达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值得后世景仰和敬佩。全文语言质朴,描写形象,人物形象呼之欲出,令人如临其境,更被诗人宏大的胸襟而感染。读完全篇,也令人深思。首先,每个人的处境和能力不同,不必亦步亦趋,更无需妄自菲薄,只要做好自己,就可以赢得别人的尊重和欣赏。其次,当一个人在一个地方或一件事情上踏实勤奋,就会成为专家或顶梁柱,最后也就会被人敬仰。最后,要发扬螺丝钉的精神,即使极其微不足道,也是非常重要,缺它不可!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jg/93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