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螺丝 >> 螺丝市场 >> 不做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
“我不够成熟,不够圆滑,不够老练,没关系,我只不过是一个晚熟的人。”
年,57岁的莫言登上斯德哥尔摩音乐厅舞台,捧起了诺贝尔文学奖奖杯。在获奖后的数年,莫言一直没有新作问世,哪怕嘲讽喧嚣尘上,他也依旧罕言寡语。
时隔8年,莫言携新作《晚熟的人》回归大众视野,这是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首次发表的小说,再次写回东北高密乡的事,用12个聚焦小人物的故事向读者敞开自己获奖后的生活,熟悉的配方,熟悉的趣味盎然,值得一读。
来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书中有许多精彩内容,里面有不少揭露人性现实的话语,能帮助我们更深刻地认清世界的真相,进而活得通透,处世从容。
前几天刷知乎看到这样一个热门的话题:如何从一个空有上进心的人,变成行动上的巨人?“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这句话出自列宁,简单来说就是思想上很上进,行动上却很拖延。年下半年,华为总裁任正非宣布裁员。他宁愿冒着赔偿10亿元的风险,也要辞退个员工。任正非说:“对于一个企业而言,要想长远的发展下去,不能太过安逸,这样氛围会非常懒散,失去危机意识,在发展这么快速的时代,没有狼性般的竞争很容易被社会淘汰”。昨天办公室的刘姐说:“从明天开始,我要减肥”;小王也信誓旦旦的说:“从明天开始我要健身,我要练出八块腹肌”。但是到了第二天又是重复着昨天的说辞,现实中又有多少人和他们一样?
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是现在多数年轻人都存在的问题,我也不例外,往往是今天做了一个决定,明天就会改变,用网上这句话:“间歇性斗志昂扬,持续性的萎靡不振”来形容就再合适不过了,聊天时很多人都调侃自己为“积极废人”。
图片来源▏
没有人愿意自甘堕落,相信很多年轻人也都很有上进心,说起梦想和目标侃侃而谈,脑海里浮现出一副副达到人生巅峰的蓝图,现实中却迟迟不付诸行动,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空想家”,所谓的梦想也只能在梦里实现罢了。很多人毕业后,过上了朝九晚五的日子,白天没时间学习,晚上没力气改变,之前学习的知识忘记了,现在的职业技能也没有心气儿精进。渐渐地,这种平庸的生活状态便习以为常,而自己可能也早已无力跳出。就像温水煮青蛙一样,当那个叫变故的锅盖砸下来的时候,才知道自己应该一开始就跳出舒适圈的。
在这个发展快速的社会,没有进步,便是退步。时代抛弃你时,从来不打招呼,小时候我们便从课本里知道:“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当你以为你在停止不前的时候,实际上你已经被其他竞争者超越,就相对位置而言你是在后退,假如在职场上你的工作性质是一枚螺丝钉,你的可替代性可想而知。过去,大家都说,人生是场马拉松,跑得慢不要紧,重要的是稳健。现在这句话不能适用了,因为你不拼尽全力,分分钟就会出局。前半场不拼命,后半场可能连参赛名额都没有了。想要不被时代抛弃,只有一个办法,就是让自己永远奔跑,永远折腾。
人都是有惰性的
惰性是病之所在,这是可以传染的,自甘堕落的人无药可救。当你意识到自己不能安于现状时,那说明你还有救。惰性如影随形跟着我们每一个人,稍有不慎,它就会长驱直入,侵蚀我们的大脑,进而侵袭我们的身体,让我们变成惰性的奴隶。人是感性动物,外界一点的变化,都会影响到我们的心情,糟糕的心情往往会影响到我们的决策,进而放弃很多曾经的计划,借口是勤奋最大的天敌,一旦你被懒惰俘虏,往往很难全身而退。同时人又是高级动物,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就是有自己的思维和认知,好的思维认知能让你摆脱惰性的束缚,驱使着你去执行,就像是在打鸡血,每天都在恍然大悟,你会感觉自己终于走上时间的快车道,通过努力有了一些产出,生命似乎在这样的创造中找到了使命感。
想一千次不如去做一次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要想透彻地认识事物还必须亲自实践,纸上谈兵并不能打败敌人。如果你想到了一件事,你就去做第一步,接着一路向前,走在路上的人一定比呆在原地不动的人看到的风景更多,既然我们已经意识到自己的问题,那就要及时止损,去解决。一成不变地惋惜着自己浪费的青春,还不如从现在开始,珍惜光阴。既然我们过去没有好好积累,那就要从下一刻开始,早点出发。知乎上,有人问已经35岁了,还能不能学习计算机编程?高赞里有人这样回答:“如果你现在开始学,那么再过一年,你是一个初级的编程人员;如果你现在还不开始学,那么再过一年,你只是一个什么还不会的36岁的大叔”。
现在的年轻人都很迷茫、焦虑、无力、原因有很多,生活节奏快、生活压力大、工作不开心、过年了还没挣到钱、等等等等。焦虑并不能解决问题,更不是安于现状的借口。当你焦虑时相信你脑海里也浮现出许许多多的想法吧,如果我怎样怎样的话,那么我将会怎样怎样。我想说的是,不能只空想,如果你觉得你的想法可行,抓住它,着手去做。想一千次不如去做一次,哪怕是错了也没关系,至少你知道这个想法不可行,很多人缺乏的是当机立断,要学会及时止损,小步试错,试错的过程也是收获,不试你永远停留在未知的世界。俗话说,种一棵樱桃树,最好的时机是十年前,现在我想说,种一颗樱桃树,最好的时机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怎样才能变成行动上的巨人?
01选择方向,确定目标
现在职场上流行一句话叫:“选择大于努力”,民间也流行一句话:“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时代会淘汰那些原地踏步的人,同样时代会奖励那些奋起直追的人,因为天道酬勤。没有一个行业能长久,能力才是这个时代的铁饭碗。只有不断学习,才不会被时代抛弃。要想提升自我,首先要确定目标。举个栗子:我要运动,哪个运动适合我?我喜欢哪种运动?是跑步、是游泳、是打球……,再比如:我要减肥,我是以运动为主,还是以节食为主呢?我要在半年内瘦到90斤,这就是一个目标。有了目标就像船舶有了方向,剩下的就要看掌舵的人了,只有风雨兼程,才能到达温暖的港湾。
02量化目标,分解任务
很多人在确定目标后之所以不能很好的执行,很大的原因是没有量化目标。一个目标很大,你不可能一步就能实现。大的目标就像一座高山,在大的目标前,很多人会望而却步,觉得难以企及,还没开始执行,便选择放弃。你要知道,虽然条条大路通罗马,但是罗马也不是一日就能建成的。愚公移山的精神很值得我们学习,愚公的目标:“我就是要挖这两座山”,后面他对这个目标进行了量化分解,“我挖不完,我儿子挖,儿子挖不完,后面还有孙子,子子孙孙无穷尽也”。
还说上面减肥的例子,目标是减到90斤,假如我现在斤,那么我要在6个月内减掉30斤,一个月减掉5斤,那么就可以每天给自己定一个小目标:每天运动30min;多吃水果;每天热量摄入量不超过大卡等。不仅仅是减肥,学习、看书、运动、工作也是如此,这样目标细化后,小目标很容易实现,坚持下去,总目标也会变得很容易。
03精益执行,快速迭代
要想做行动上的巨人,首先要学会自律,只有懂得自律,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规划好一天的时间,每天写好工作日志,进行复盘。花10块钱在淘宝上买打印好的表格,完成今天的目标就在上面打一个对勾,也可以自己给自己设置奖惩政策,完成部分目标可以奖励自己一顿大餐,或者允许自己去看一场电影。
时代就是大浪淘沙,我们每个人都不可避免,要是没有过硬的本领来适应变化,那在下一次潮水来临时,就真的很可能溺亡了。如果想去做一件事那就大胆的去做吧,这个社会上存在着许多变数。
莫言中短篇小说集《晚熟的人》,共收录了莫老从年到年的12部中篇小说作品,其中的绝大多数创作于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被称为“后诺贝尔奖时期”的作品,也属于“破魔咒”之作。《晚熟的人》则是这12部中篇小说当中一篇小说的名字,以第一人称“我”来叙述的,这也是莫言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尝试。跟其他作品不同,他把自己写进了书中,里面的“我”就是指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回到老家的所见所闻。
最值得一提的是,在这部《晚熟的人》作品里,莫言将自己多年来遭受质疑的心态和遭遇也融入了作品每一个故事都是世间百态的缩影,还是用他擅长的写法,让每一个阅读的人都能从中找到自身的影子,找到最初的自己。
这部《晚熟的人》充分彰显了莫言的才华,来自日本的前诺奖获得者大江健三郎看过《晚熟的人》后评价:我最欣赏的两名作家,一个是鲁迅,另一个就是莫言!
这就是莫言系列作品的魅力,他的作品浅显易懂,但是最能抓住人心,懂莫言的人自然知道这是一位有着大才华的“艺术家”,可以说这部《晚熟的人》彻底奠定了莫言在中国文坛的地位!
莫言也通过《晚熟的人》告诉大多数普通人:人这一辈子就算经历各种质疑又如何?只要坚持自己的初心走下去,那就没有白来世上走一遭!所以,这部《晚熟的人》强烈推荐给每个人!
无论你是刚毕业的学生,还是到了一定年纪的中年人,如果你刚好喜欢莫言的作品,那这部《晚熟的人》真的值得你一看,争做一个晚熟的人,让自己的人生少走许多弯路。莫言先生“8年磨一剑”的大作,也希望有你的支持。
感兴趣的朋友,点击下方商品链接即可购买↓↓↓
AY19生死疲劳晚熟的人莫言诺贝尔获奖者小店¥99打开百度APP立即扫码购买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