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丝

新篁镇曾经是嘉兴四大名镇之一

发布时间:2023/6/14 12:48:58   

难看吴头

新篁位于嘉兴东南部,东面为平湖市,南与海盐县相邻。

因四周多竹而在唐、宋时期称为竹里。后成茧丝贸易集市,叫作新行镇。

民国时置新篁镇、庄史镇,后并称新庄镇,年后改新篁镇,曾经是嘉兴四大名镇之一。随着时间推移,历史的变迁,庄史、新篁镇建制已相继消失,并入凤桥镇,现已成为凤桥镇新篁社区

  上图照片为新篁北郭桥,又名八角桥、迎龙桥,位于网船浜。建造年代不祥,重建于嘉庆三年(年),跨青龙港河。系单孔石拱挢,西与一小石板桥连,起分水作用。现为市文保单位。

  在我的印象中,老祖宗给新篁镇遗留了许多的不可移动文物。

有嘉兴地区保存最完好的七孔有栏石板南星桥,闹市区青龙港的大中桥,单孔石拱桥为主桥和石板小桥泄洪桥相连的北郭桥等有特色的老石桥;用于褒奖忠孝节义的节孝残存牌坊;还有保存完好,远近闻名的太平寺。

以及现代工农业的代表之作,嘉兴五金工具厂(曾经叫金属螺丝厂,是当时新篁最大规模工厂)老厂房和庄史农村蚕茧室;还有保存比较完整的石帮岸河埠头和墙上印有“文革”口号标语的老民居…。

林林总总,现在已成为罕见的珍贵遗产,时代的见证,历史的宝贝文物。

上图照片为新篁老街民居上的标语。

  集镇有条南北走向的青龙港河,百姓沿河而居,标准的江南小桥流水人家。

青龙港横穿新篁镇,把镇区一分为二,两边街道叫法简洁明了,以镇东、西街命名。民居、供销社、银行和烟杂等各种商店、依次排立在小街傍。零星有服装厂、羊皮行、电池厂等小企业点缀其中。

青龙桥,大中桥、南星桥等若干桥粱连接东西,形成了小镇的中心。

上图照片为新篁青龙桥北侧石埠头,位于镇东街原豆腐弄对面。

  由于新篁地理位置偏僻,以前交通又不便,相当闭塞,对外交往仅靠来往嘉兴和海盐的轮船,俗称“嘉兴班”与“海盐班”来实现。每天早出晚归,码头成了物资与信息交换中心。

我的美女同学林如玉家就住在轮船码头边,小时候的阿玉妹妹放学回家,吃了晚饭后的头等大事和必修课,就是和好多人一样,看轮船到岸,因为每个上岸从“街廊”回来的人,都是大家羡慕的对象。会给小镇居民带回奇缺的生活用品,同时伴随而来的是婆婆妈妈们饭后茶余“嚼戏画”,家长里短的话题。

“文革”期间,有次嘉兴“工宣队”送戏下乡,来新篁宣传毛泽东思想,给寂静的水乡小镇带来欢乐,气氛相当活跃,大家蜂拥而至码头边“领市面”,站在洋桥上“轧闹忙”,结果发生桥梁坍塌,乐极而生悲。

想必当年的老新篁人,至今心有余悸,难忘终生。

上图照片为现存的新篁老街。

  抗战时期,新篁庄史曾是嘉兴临时政府所在地,驻扎着大量抗战部队和游击队,成了敌后根据地,演绎了很多可歌可泣的抗日故事。

  上图照片为新篁节孝牌坊,位于镇西老街,建于咸丰八年(年),为花冈岩石质,现为嘉兴市文保点。

  庄史也是早期中共特科成员邹志淑烈士的老家。

据说邹姓是名门之后,庄史大姓人家。与我有过交集的新篁镇领导邹民生书记和邹伏明镇长都出自于这个氏族,当年在这对老少配带领下,新篁经济蓬勃发展,欣欣向荣。新篁邹氏后人都因他们而感到骄傲。

  上图照片为位于新篁镇西街的五金工具厂房,曾先后叫过铁器生产合作社、农具厂和金属螺丝厂。该厂房建于年,现为市文保单位。

  上世纪90年代中叶,我在工作交往中,认识了两位新篁乡镇企业家,分别是年龄稍大的盛金元先生和与我年纪相仿的唐正华先生。

盛老板是砖瓦二厂的当家人,那年代,家有几间砖瓦房就是实力的象征,所谓安得广厦千万间,是娶媳妇的必要条件。因此砖瓦是不愁没销路,需要求爹爹告奶奶,费劲才能弄到的紧俏货。

在我的记忆中新篁有一、二和红旗等几个砖瓦厂,盛金元的二厂规模最大,效益也最好。而年轻有为的唐正华则领导嘉兴自行车二厂,后改为松华自行车有限责任公司。大家知道,曾经号称自行车王国的中国,一度供求矛盾突出,求大于供,有台自行车是绝对风光无限的大事。

传闻,唐厂长手头有“大雁”自行车指标,于是想见唐厂长批条等候的人流是要排队预约。所以这两个工厂肯定是利税大户,当然就成了政府眼中的能人和红人,年底胸戴大红花,上台领奖的俩个常客人物了。在当地人心目中绝对属于交际广,门路多,会赚钱的“吃得开”绅士。

  上图照片为庄史村19号蚕室,建于年,6间洋瓦平房,砖木结构,典型嘉兴风格,江南农村养蚕房。现己审报市文保点。

  新篁能人辈出,很多人都知道与认识,如嘉兴果品市场总经理尤志刚,嘉兴汽车商会主席王芳、湖州“现代”车商大老板许永祥和上市公司“嘉化能源”盛延林老总等等,都是新篁的杰出精英代表。

  上图照片为新篁南星桥,古时又叫新桥。清嘉庆五年()重建,横跨丁谿。现为市文保单位。

  在远近闻名的古庙太平寺内,有门伞拳的武术绝技,外界传说纷纭,为此我专门咨询过新篁名人乡贤,现任嘉兴市武术家协会主席的顾新春大哥。

据他介绍,伞拳系清康熙年间太平寺有个叫隐然和尚所创,是以竹骨油布伞为兵器,配以灵活多变,功防兼顾的套路而闻名于江南武林拳坛,坊间故事流传也较多。

据闻伞拳有传人,但在民间有秉持其不献演、不竞技的传统操守,以致具有神秘色彩。但愿有关部门能够进行抢救性挖掘整理。使它发扬光大,涅槃重生于江湖。

  上图照片为新篁太平寺,位于镇南,前临丁溪(旧称放生河)。原名报恩寺,建于南宋绍兴三年(),元初毁,明弘治间(—)重建。

  我有过一个遐想,把新篁的伞拳与太平寺、抵御外敌等元素串联,配上古镇美女、老桥、旧屋景色参差一起,就地拍成一部新颖的影视剧。说不定新篁老镇会像电影“少林寺”一样,名扬四海,再次红火与重振,成为江南又一特色小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530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