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丝

感动交通熊发仁他就是一座航标灯

发布时间:2022/11/13 15:12:51   
北京哪家医院是最好的白癜风专科医院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

年感动交通年度人物

熊发仁东海航海保障中心连云港航标处燕尾港航标管理班班长

从19岁到59岁,整整40年,他一心一意只做了一件事——安心扎根于苏北燕尾港,从事一线航标管理。多个日日夜夜,他身处环境极其艰苦的盐碱地,心却安之若素,以苦为乐。他始终坚持理想信念,以航标为伴,以班组为家,像一座忠诚履职的航标灯,爱岗敬业,无怨无悔,年航标维护量5万多座天,航标正常率99.94%,航标维护正常率%,每年为上万艘次船舶照亮了前行之路。

从19岁到59岁,整整40年,他全心全意致力于港航经济安全发展,全力以赴“擦亮”航标。多个日日夜夜,他的足迹踏遍徐圩新区到响水县中山河口这片长达公里的每一寸海岸线,在服务江苏沿海大开发战略及连云港市一体两翼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中,充分展现了航海保障先行者的时代风采。

他就是东海航海保障中心连云港航标处燕尾港航标管理班班长熊发仁。他始终践行“燃烧自己,照亮他人”的航标精神,用不灭的灯光照亮了航程,用心灯点亮了人生之路。

他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以站为家40载,在最需要守护的艰苦一线,他忠诚履职,不求回报,默默践行着航标精神。

巡检维护港口灯桩

年19岁的熊发仁,离开湖北京山老家,应征入伍来到苏北小镇燕尾港,至今整整过去了40年。40年来,他矢志不渝,不离不弃,将航标管理的工作变成了欣然接受的生活方式,班组成了家,而家就是班组。

燕尾港航标班的前身是海军管理的无线电指向标站,年由海军移交到交通部。年水监体制改革,撤销正科级编制,设立航标班组。航标被誉为航行者的眼睛,是保障海上航行安全和港口生产运营的主要设施。作为一名航标职工,熊发仁主要的工作就是管理和保护航标,保障海域的航行安全。

属于熊发仁的这片海域很大,从徐圩新区到响水县中山河口以北的整片海域,海岸线长达公里,航标也由当初的1座猛增至座,而人员却由原来的21人缩减到6人,熊发仁身上的责任和任务越来越重。

作为班长,熊发仁坚守职责,夙夜在公。有时遇到紧急情况,在值了一夜班之后,第二天一早还要出海抢修航标。尤其是雷雨季节、防台防汛、寒潮寒冻等极端恶劣天气,他都吃住在班里,随时解决各种问题。从年至今的13年中,他每年公休时间不到20天,包括春节在内的重要节假日,全都坚守在班组。年,熊发仁在市里买了新房,但他几乎没住过。妻子身体不好,他没法照顾,两个孩子成长教育,他顾及不上。即使在家人面临生命危险的关键时刻,熊发仁还是首先选择了航标。

年7月,台风“海鸥”来袭,妻子周俊香和12岁的儿子住在燕尾港职工宿舍里。台风刮断了宿舍旁的超高压电线,导致楼外道路烧焦,屋内电线打火,情况危急。由于腰有毛病,只能躺在床上的周俊香哭着一遍遍打电话,催他回来。而他每次都说“再等等”。他忙着把重要设备搬到安全地带,把机房的窗户堵死……“一旦海水倒灌,整个班组将因为重大损失而陷于停顿,严重影响航行安全。”熊发仁说。当他忙完去“救”妻儿时,妻子滚到了地上,儿子在哭。“什么话都听你的,只有工作我绝不含糊。灯如果不亮了,船舶就迷失了方向。我做的每件事都要对得起领导的信任,对得起党。”面对妻子周俊香的不满,心怀愧疚的熊发仁耐心解释。

其实,熊发仁有很多机会选择转岗照顾家人,但均被他婉拒。他常说:“我是党员、是退伍老兵,熟悉这片海,这里的每一座航标我都如数家珍,工作起来事半功倍。让我走我放心不下,都习惯了,舍不得离开。”

他身先士卒、以身作则——以苦为乐40载,无论航标检修还是应急反应,风口浪尖中,他总是一马当先,勇于担当,充分展现了共产党员的优秀品质。

熊发仁(右二)为班组人员讲解航标专业知识

外表儒雅、身材瘦弱的熊发仁,握起手来,格外有力。记者注意到,他的手饱经风霜,满是伤痕。这与他的性格和工作性质密不可分。

为了给航行船舶提供安全便捷的助航服务,需要24小时全天候保证航标正常工作状态。不管严冬酷暑还是风大浪急,只要听到召唤,熊发仁就像军人接到命令一样,坚持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坚决完成急难险重工作任务。

航标维护工作是一份又重又累的体力活。无论青春年少还是夕阳正红,每次航标巡检、维护,熊发仁都特别卖力气。每次巡检或维护灌河灯桩,熊发仁都会挑着重重的器材设备,从岸边徒步行走在崎岖湿滑、青苔附面的导堤上,一个来回就是30余里,一不小心就会摔倒在导堤石头上。“急难险重面前,熊班长总是一马当先。”90后同事屠金阳感动地说,他无声的行动和身先士卒的做法,令人感动,大家的干劲更足了!

40年来,与航标亲密接触的熊发仁被深深烙上了各种印记。电池铅酸液体溅到手上,立刻烧掉一层皮;冬天光着大腿举着工具趟过刺骨的浅水礁石;密集的海蛎壳子像刀片一样,划得脚上鲜血直流;站在剧烈摇晃的灯浮上晕标,不停吐,吐完继续干活……

航标维护也是一份出生入死的苦差事。在汹涌澎湃的大海上,面对摇摆不定的灯浮和漂忽起伏的工作船进行跳标作业,是“生死劫”,尤其是冬天浮桶上都是厚厚的冰,稍有不慎就会掉进大海,而这早已是熊发仁的家常便饭。

年的冬天,海上有座航标出现故障。当时已经53岁的熊发仁和2位同事乘船前往修理。他第一个跳上灯标,不料那天风浪比较大,租借来的渔船“咚”地一下狠狠撞在灯标上,熊发仁的头部一下子磕在船边,他顿时就晕了过去,幸好身体“挂”在了航标上。如果不是戴着安全帽,或者是偏一点掉进海里,后果不堪设想。

对于熊发仁40年来的出生入死,妻子周俊香最担心而又最无奈。她忍不住热泪直流地说:“每次,我的心啊七上八下,饭都吃不下。想打电话又怕影响他做事,怕他出事,我只能默默祈祷。”

熊发仁和他的班组日日夜夜的默默付出为港航发展带来了不灭的光明。据统计,班组全年航标正常率99.94%,航标维护正常率%,航标可用性99.94%,航标修复率%,航标内在失常率0.01%,均达到或超过部颁标准。

在徐圩港30万吨级、灌河5万吨级和滨海港10万吨级航道和港口建设中,熊发仁和班组积极参与、主动融入,及时提供港口、码头和航道航标配布需求,抛设航标92座,保证了重点工程有序推进和按时开港,有效服务了江苏沿海经济发展和“一带一路”建设。江苏新龙港口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建喜动情地说:“老熊为港口发展做了大量工作,不仅有求必应,还主动为我们排忧解难。”

他善于创新、勇攀高峰——争创一流40载,他自学成才,勤于思考,善于钻研,在业务技术方面,精益求精,敢为人先,是一位不断提升航标科技含量的时代工匠。

检查顶标

熊发仁是一位自学成才的学霸,也是一位专治疑难杂症的“全科医生”。

48岁时,熊发仁获得了大学本科学历证书。其实,高中毕业时,熊发仁的成绩就是全市第一名,由于未能通过空军学院的体检,与大学梦失之交臂。熊发仁深知:活到老,学到老。多年来,他自学了无线电、电子电工、网络通讯、英语等与航标业务有关的各方面知识。“他是航标的全科医生,专治各种疑难杂症。”谈及熊发仁精湛的业务能力,与他相识相知40多年的同事何永良非常敬佩。

很多故事都印证了熊发仁学霸的本色。在一次视觉航标技术技能比武中,各大技术能手同台竞技,而当时熊发仁还是油机组组长,是视觉航标的“门外汉”。但他只用了三天时间准备,就在理论考试和实践比赛中轻松拔得头筹。有一艘安装罗兰C导航系统的渔船,系统故障半年多都没修好,拿到熊发仁手里,他根据该系统双曲线定位原理,只用了一天就排除了故障。

除了吸烟,熊发仁唯一的爱好,就是喜欢动手、喜欢发明创造。他一个晚上就能组装一台晶体管电视机,比电子管的更清晰;他还自制过手机大哥大,为班组所用的水塔自制过自动抽水控制系统;他喜欢维修各种电器设备,就连老年人“头疼的”电脑,他都自己拆卸和维修。

这些只能算是熊发仁爱好的副业,主业是航标。在熊发仁的带领下,班组设置技术改造室,积极开展技术革新活动,解决生产难题,先后完成了“DGPS(差分全球定位系统)台站发射天线防雷改造、UPS(不间断电源)改造”等多项课题,有效解决了雷雨时损坏发射机和危及操作人员安全等问题。至年,针对海上灯浮蓄电池极柱氧化断线问题,熊发仁对海上60座航标进行了分析实验和技术改造,有效解决了蓄电池极柱氧化断线问题,提高了航标正常率,降低了维护成本。该项目荣获年度上海市职工合理化建议项目创新奖,熊发仁撰写的《航标电池极柱氧化研究》论文,获得了中国航海协会航标专业委员会一等奖,并受邀走上中国航标专业学术论坛的最高讲台,在年度学术交流研讨会上发表公开演讲,获得与会专家的一致认可和赞许。

他默默守护、大爱无言——爱标护标40载,他视航标为亲人,不仅自己悉心照护,还积极组织宣传,动员大家共同呵护。

熊发仁(上二)正在检查导堤灯桩

走进燕尾港班组,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一尘不染的环境,整洁有序的管理。哪怕小到库房中的一顶顶安全帽,一颗颗螺丝钉,都整齐划一地摆放着。

在机房里,有一台年“服役”的老旧柴油机,这可是熊发仁的老伙计了。稍有灰尘,熊发仁就反复擦拭。机组的日常保养、定期吊缸保养,熊发仁都亲自动手,细心呵护。时至今日,近50岁的柴油机,一尘不染,功能正常。

对熊发仁而言,日夜相处的航标、设备既是他的伙伴又是他的亲人。妻子周俊香很“吃醋”,委屈地说:“他对航标比家亲,我还比不上那些铁疙瘩。”

周俊香的话道出了实情。有一次,柴油发电机风扇皮带断裂,导致水温高涨,机器过热,钢板都烧红了,机房内雾气弥漫,机器随时都有爆炸的危险。危急时刻,熊发仁站了出来,他找来棉被,裹在身上,冲进机房,关掉了机器。还有一次,灌河口18号灯浮漂失至盐城滨海海域。当晚22时,熊发仁和同事冒着冬雨,顶着六七级大风,在零下五六摄氏度的寒冷天气下,蹚着齐腿深的淤泥步行超过6公里,终于找到灯浮,担心得而复失,他们马不停蹄,将浮体拉回航标场地。整个过程持续29个小时,水米未进,又冷又饿,回到单位才吃上面条。

熊发仁还希望大家共同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255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