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螺丝 >> 螺丝资源 >> 一个螺丝,就能决定我们跟日本发动机的差距
日系车屹立于行业顶端,靠的从来都不是领跑行业的主流技术,相反仅仅从技术角度分析,日系车整体表现与德系、美系车还有不小的差距,但从目前全球销量数据分析,三家销量千万级企业,两家来自于日本,而全球范围内日系车的市场占有率,比我们想象中的更大。
很明显,不靠主流技术支撑产品的日系车,靠的是可靠性以及耐久性。
可靠性以及耐久性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描述语,你无法用账面数据来将一台车的可靠性讲述出来,但提及日系车最大的印象就是可靠性,汽车文化决定了日本人在造车方面更注意细节上的把控,从一台螺丝钉观察起,保证零部件的可靠性以及稳定性,从工艺上来说,应该从哪个位置拿什么样的螺丝钉,以什么样的力矩工具上多少力,日本人都有相应的规定约束。
让日本人造好汽车的根本,是态度,这是日本车畅销全球的根本原因,举个例子来说,国内消费者一致认定日本车发动机“耐操”的优势,事实上就是来自于日本人较真的性格。
网上此前有个段子这么说日系车发动机:日本车发动机都是在低温情况下组装,热胀冷缩的原理保证精密性,所以日本发动机几乎不漏油也不渗油。
这只是一个传言而已,不过核心部件组装时可以有不同的温度差,组装之后很好保证孔对轴的精密性,这点的确是日本人做的最好,必须要承认的是,日本车做得好的根本在于他们不放过任何一个瑕疵产品,放大生产线上的缺陷认知,最大程度保证可靠性。
螺丝钉背后,是造车态度的差距,如果认为一个螺丝钉并不重要,那么很难真正意义上造好一台发动机,需要上几圈的力,需要用什么强度的螺丝钉,并不是茫然操作,对于发动机本身,高强度工作部件应该考虑平淡无奇的部件是否能够在高强度工作环境下最好的工作状态,将寿命周期拉长到20年万公里,是否还拥有更出色的可靠性。
这是日本人在生产发动机之初就已经思考的问题,在这点上,不得不佩服。
自主品牌不是没有技术积累,经济贸易时代没有什么能够制约产品发展,任何零部件都能采买最好的,我们用ABB的机械臂,用博世的电喷系统,用IHI的涡轮,但即便如此还是造不好一台发动机,我想需要思考的不是技术以及零配件问题,停下来思考一下是不是缺失了一些东西。
比如说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