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丝

陆庆松螺丝不肯拧紧百家故事

发布时间:2023/5/5 14:23:40   

本篇文章收录于百家号精品栏目#百家故事#中,本主题将聚集全平台的优质故事内容。读百家故事,品百味人生。

他的活法是北漂生活的一种不常见答案,一条少有人选的路。租一辈子房,干一辈子零工,一辈子不看领导眼色,不跟甲方打交道,从没写过工作汇报,也不用开会,所有的成年人生存焦虑,他都不思考。

有段时间他常常说这样的道理,把没挣来的钱买时间,我总觉得我最需要的是时间,这时间不管是拿来玩,拿来看书,拿来练琴,这是我的自由。

文|李斐然

编辑|鱼鹰

摄影|尹夕远(除特殊标注外)

在春天种花才是正经事

风吹柳絮漫天飞的日子,北京的春天就来了,太阳没那么烈的时候,陆庆松在院子里种花。他住在顺义山里的农村小院,距离北京市区60公里,院子有一块正方形的花圃,里面有一棵桑树,一棵杏树,一墙葡萄,一盆睡莲,还有不断栽种进去的花、草、树。种花的手变糙了,连着好几天手机指纹解锁都识别不出来。

一年只有短暂的春天,植物才能种得好,所以他现在干不了别的事,趁着春天只能种花,这是陆庆松说的道理。但是,他不应该蹲在院子里种花的,跟他的履历不符,跟他的职业相悖,跟这座城市大部分人的活法都不一样。

陆庆松,贵州独山人,10岁半被选拔进京,成为国家重点培养的音乐专业人才,读中央民族学院(注:现为中央民族大学)艺术系的预科班,15岁上大学,学了三年小提琴,两年作曲,20岁大学毕业,进入清华大学任教,在音乐教研室工作,带乐队、上课、演出,25岁离开清华大学,履历自此之后的近30年是同一行:自由职业。

离开清华后,陆庆松靠当钢琴家教挣吃饭的钱,靠住得远节省花出去的钱。他的工作日从星期天早上开始,到星期天晚上结束,他只在周末定闹钟,早起进城教小孩子学钢琴。剩下的日子每天睡到自然醒,练琴、看书、骑车、踢球、打网球,陪弟弟聊天、做饭、种花、玩游戏,偶尔见见朋友,大部分时间一个人独处,直到今天。

前几年身份证丢了,他去派出所补办证件。办事员盯着他的材料,一条一条地跟他核对:

你是开头的身份证?

是。

你在北京上大学?

是。

毕业到清华当老师?

是。

你现在北京没房,没固定工作,快50岁还一个人租房?

是。

这份罕见的人生样本看上去像一个造了假的履历,但每一则细节都真实发生了。后半程的问询主要由反问句构成——怎么不留在清华啊?怎么不买房啊?怎么能没工作啊?核查到最后,办事员不平静了:你在骗我吧?

他的活法是北漂生活的一种不常见答案,一条少有人选的路。租一辈子房,干一辈子零工,一辈子不看领导眼色,不跟甲方打交道,从没写过工作汇报,也不用开会,所有的成年人生存焦虑,他都不思考——买房、贷款、学区划片、、绩效、职称、晋级……这些常规意义上的人生大事共同构成了城市生活,把人卷入日夜奔腾的大机器,一天又一天,焦虑研磨出更多焦虑,压力像齿轮旋转、加速,紧紧咬合在一起。一颗螺丝停了下来,向自己的人生提问——我不拧紧行不行?

我早就放弃当一个螺丝钉,哪怕是在学校当一个很舒服的螺丝钉。这个地方太舒服了,只适合养老,但我不知道我什么时候老。陆庆松告诉《人物》,我觉得一个人没有老的时候。你可以年纪很大了,大到你走不动路,但是你不老,我内心里面一直是这样想的。我没有养老的心态,那时候的事,那时候再说吧。

松弛地进入54岁,没结婚,也没孩子,不在任何公司拥有一个能够等价兑换的职级头衔,阿里的P、腾讯的T、字节跳动的M和E对他都毫无意义。在音乐专业领域,他只在学校排练厅办过一场非公开的演奏会,只给弟弟的纪录片改编过片尾曲,除此之外,正式作品为零。他骑了很多年自行车去上钢琴课,后来骑电动车,大部分时间坐公交,直到最近两年搬家才买了车,开一辆logo坏掉的二手车。

为什么这样过?这个问题他听过无数次,提问来自陌生人,也来自老师、同学、朋友、自己家亲戚。不了解他的人猜不中答案,以为他是闲云野鹤,喜欢遁世隐居,做一个现代陶渊明,了解他的人知道这不是答案,他虽然住在农村,但跟乡村生活没什么关系。他的小院是座孤岛,搬新家快一年了,他不认识邻居,不知道附近哪儿有饭馆,每天闭门自己在家,喝手磨咖啡,听音乐,弹钢琴,和外面村子最主要的关联是开车去村口取快递。

陆庆松身上活着一个人的复杂。他有一种对赢的本能追求,喜欢刺激,喜欢争第一。跟人打网球的心理目标是把对手灭掉,开车时看到黄灯亮起来,他会近乎本能地加速,一脚油门冲过去。他喜欢有赢家的运动,最喜欢足球,因为觉得足球比赛像一场战争。他讨厌防守型的球队,喜欢的球队在巴西、英格兰、荷兰里面转,上场谁拼得凶就喜欢谁。

但他又有一种天生的松弛,生活越到细处越宽松,为了赢玩命比赛,一旦输了,他也不计较。他用咖啡壶泡茶,手磨咖啡也懒得用滤纸,总带着咖啡渣一起喝。他以职业钢琴演奏家的标准审视自己,想要凭借专业作品赢得认可,但这件事没办成,他也不着急,慢慢练琴,慢慢等。较劲和松弛共同构成了他的生活:一个不服输的人,想以松弛的姿态赢。

这事儿多小啊,他常常说这句话。对他来说,挣钱多了少了,房子近了远了,干活亏了赚了,人与人之间,谁付出得多,谁得到的少,都是人生小事。人生当然有大事,弹了不起的大曲目,写不凡的音乐,做一个真正的音乐家,但是大事也得松弛着做,先把春天安顿好,他才能安心练琴、作曲,干自己的正经事。

松弛就这样住在这个院子里,在这里,大事和小事平起平坐,没有谁不可或缺,没有什么至关重要,也不是只有胜者才能存活。枯萎的花,碎掉的瓷盘,只剩下香味的佛手柑,谁都可以留下来。活着也可以没有标准答案,或强或弱,或生或死,花与树任意生长,人也一样。

陆庆松院子里的花图源受访者

兄弟

陆庆松的钢琴放在卧室里,是一架雅马哈三角钢琴。柳絮跟着春风吹进了放琴的房间,一块儿进来的蜜蜂绕着钢琴嗡嗡地飞。不练琴的时候,坐在这个房间可以听到门口吵架的狗,路过的拖拉机,每天下午飞过来的鸟。村里大喇叭中午有几分钟的循环广播,以大于钢琴百倍的音量,宣读促销商品目录,那天推销的是花布,欢迎前来选购。

房间在白天也拉着纯白色的窗帘,太阳透过细细的麻布照进来,整个房间有柔和的光。钢琴上放着上学时候的教材,年人民音乐出版社的曲谱,《巴赫平均律》,《贝多芬钢琴奏鸣曲集》,每一页都已泛黄,《肖邦练习曲十二首》的扉页上有浅蓝色钢笔写的赠言:

音乐当是比一切智慧、哲学……更高的启示,谁能渗透音乐的意义,便能超越常人无以振拔的苦难。赠陆庆松。

陆庆松在家弹钢琴

陆庆松十岁开始学音乐,在此之前,音乐对他来说是童谣、民歌、爸爸弹的脚踏风琴。学校来招预科生的时候,他正在河边玩,爸爸跑来叫他去面试,他的第一反应是不去,那多耽误我玩啊。十岁的孩子,玩是人生大事。后来老师专门来叫他,他不好意思,就跟着去了,唱了国歌,给人看了自己的手掌,比划了一下手展开有多宽,重复打了听到的节奏。过了没多久收到通知,可以去北京。

在他家里,活着是每个人的个人问题。爸爸妈妈担心他年龄太小,离家太远,商量着要问他的意见,十岁的陆庆松隔着门偷听,几十年后写这段回忆加了一个小括号,那还用问。那时候,当音乐家对一个孩子还是过于模糊的概念,他的目标是到北京玩一玩,回来跟小伙伴嘚瑟。

在北京,教他小提琴的老师叫做阮寿宁,他教陆庆松在空弦上拉一个长音,教给他音乐的意犹未尽。音乐从那时起开始变得有意思,他给我的实际上就是真正的音乐,让我感觉到音乐的迷人之处、动人之处……我听着就想,哇,音乐原来是这种感受,只是一个简单的声音,你就被它抓住了,把你留了下来。

左图,少年时拉小提琴的陆庆松。右图,陆庆松10岁半到北京读预科班,与同学的合影。

人生在音乐里有了清晰的目标。陆庆松20岁从本科作曲专业毕业,打算在钢琴专业继续深造,他也展现出为之努力的勤奋和自律。上学的时候流行看国外引进的电视剧,一到播出时间,电视放在楼门口,老师学生都围着看,《姿三四郎》和《加里森敢死队》,万人空巷的热潮,但他一眼也没看过,空荡荡的琴房里,陆庆松一个人练琴,我的目标很明确,我要弹好钢琴,别人谁也干扰不了我。

毕业时他拒绝留校,理由是,学校很好,但我需要离开这个地方。后来分配到清华当老师,他也直接告诉领导,课我会好好上,但我终究需要离开这个地方。他用自己的时间学英语,准备托福考试,想要去国外继续攻读钢琴专业,到纯粹的音乐里去。

陆庆松有一个比自己小六岁的弟弟,在大山里的贵州老家,他用打架度过了自己的青春期,打过同学,打过老师,砸过派出所的门窗。他常常一次性写二三十份检讨书,一个月里差不多每天都得用一份,填一下日期就能交了。打完老师的那天晚上,弟弟拎着书包随便扒上一列火车,离开大山里的家,开始流浪。

年,哥哥21岁,毕业工作第一年,弟弟15岁,辍学流浪第一年。兄弟俩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遇上了。哥哥把弟弟带到北京,找过北京的学校,想让弟弟继续读高中,上了没几天课,打架,退学了,换了一个,还是打架,还得退学。哥哥就把弟弟留在身边,跟他一起住。

和父母一样,陆庆松的原则是,活着是个人问题。哥哥照顾弟弟,但不约束他,也不干涉他的选择。他的目标是给弟弟一个长大的空间,让他学会独立,只要能养活自己,之后路怎么走,那是他的事。

那时候哥哥每月工资70多块钱,咬牙买了39块钱的足球送给弟弟,教他踢球,带他认识清华的同学,每周从清华图书馆给他借七本书,都是中外名著,不带课的日子带着弟弟坐在大梧桐树底下,一人一包清华自己出的酸奶,一起看书。

和弟弟在清华的银杏树下图源受访者

遥远的兄弟开始变得具体。哥哥十岁半就一个人离家上京,两个人有十多年没在一起生活,彼此都很陌生。弟弟知道哥哥在家乡只有一个朋友,来了北京发现,他在这儿也只有一个朋友。和小时候一样,他为人温柔,不和人吵架,但他也不跟人来往,整天沉浸在自己的琴里。

弟弟开始认识哥哥和他的音乐。陆庆松喜欢巴赫,喜欢贝多芬,喜欢肖邦,他对学生说,音乐最高的境界是达到从容,音乐给予我的最大益处:所有内心中的蛮横、激越、无理的力量,都收归于柔和。

两个人坐在房间里听theBeatles,哥哥跟弟弟讲自己的打架故事。他在公主坟等车,路边有人刻章,一时好奇刻了一个,刻之前要价两块,刻完突然要五块,争执起来围了一圈人,有人动手打了哥哥左脸一巴掌,哥哥挑衅对方说,有本事再打一次右脸,对方愣住了,没动手。

弟弟说,这事讲到这儿我都不觉得怎么样,我想着,是我的话,那哥们就惨了,我打架很厉害。结果哥哥接着说的是,我想起那个人,觉得他挺可怜的。

这句话对我影响非常非常大,那时候我还是16岁,山里来的一个少年,很多事情我不懂。以前就想着,我被打死之前,我打死一个不亏,打死两个我就赚了,从来没有去思考活着的意义是什么。后来我自己时不时会想起这句话,想他为什么这么说,那个人为什么可怜,我从那个时候才开始明白人生是什么。弟弟说。

哥哥常说这个道理,暴力是最后的策略,没有办法了才去打人,没有路能走才用拳头。选择打架的人只有一条路,而大部分时候,路还很多,路还很宽。

此后的弟弟不再打架,他的人生有了足球、朋友、音乐和书,还有哥哥。不到三个月,弟弟就在清华踢出了名气,拳头上的力气开始转化成其他天赋,他开始尝试更多的路。

和弟弟一起生活的第五年,哥哥走到了自己的十字路口。九十年代的大学改制,工作不再是铁饭碗,留下来需要学校的聘用合同。哥哥在学校带乐队,领导过来提意见,这儿你得这么弄,哥哥说,这个我执行不了。哥哥扎长头发,领导跟他说,把长头发剪了吧,哥哥说,这个我也做不到。管教研室的小领导是个好人,找陆庆松谈话,你把头发剪了,聘用就可以继续了,低个头,一切都好说。

(劝的人)都说你就低个头,让你剪头发,剪了不就完了嘛,对你有啥影响?对我影响就在这儿,我听还是不听。每一件事情最后都要我听,那我就想,不听会怎么样?陆庆松说。

清华大学图书馆前,长头发的陆庆松图源受访者

人生的十字路口上,哥哥选了自己的路。陆庆松还是陆庆松,他不打架,可他也不低头。长头发是剪掉了,直接光头回来,以挑衅拒绝了服从。不再有领导说任何话,也没有新的聘用合同,25岁那一年,他不再是清华大学的老师,也没有了体制内的工作。

没有人干预过他的决定。八九十年代在贵州小县城,一个孩子在清华当老师是荣耀门楣的大事,但哥哥离开清华,爸妈只问了一个问题,你能不能养活自己,哥哥说没问题。关于这件事的家庭讨论就结束了。

搬出清华之后,哥哥还是带着弟弟一起住。弟弟觉得哥哥突然变了,整天懒懒散散的,干什么都没兴趣。托福考了分,也有国外学校给他发了录取通知,他看上去没兴趣,不愿意去。弟弟喜欢植物,在家里鼓捣越来越多花,哥哥也不感兴趣,只说看着可爱。他带着哥哥一起种,结出小葫芦的时候一起笑。他还带哥哥认识新朋友,一起踢球,一起熬夜打麻将,打拖拉机,谈天说地。哥俩一起迷上了摄影,弟弟成天拿着相机拍,拍父母的生活,拍自己长大的家。

来北京的20多年,弟弟的人生转过很多路,踢过足球,下过矿,当过编辑,在酒吧干过驻唱,他最终选择的路是拍纪录片。年,弟弟拍摄的第一部个人作品公映,取名《四个春天》。片尾曲是哥哥改编的五十年代集体舞曲《青年友谊圆舞曲》,也是他弹的。《四个春天》获得了FIRST青年电影展最佳纪录长片奖,并入围金马奖最佳纪录片、最佳剪辑的提名。弟弟不再是成天打架的小陆同学,越来越多人记住了他的名字,纪录片导演陆庆屹。

一个好小的房间

陆庆屹说起哥哥,讲了四次可惜。他花了很多年才明白,发生在哥哥身上的懒散是什么。哥哥不出国,说的理由相互矛盾——自己弹钢琴不够好,童子功不够,奖学金只给了三分之一,不想出国打工……真正的答案是从哥哥的同学、朋友,还有父母那儿的信息拼凑出来的,那些对不上的逻辑终于变得清晰。

最大的原因是我。他担心他出国了,我怎么办。带我到北京的时候,他跟我妈说,庆屹交给我,你们放心。虽然不全是因为一个诺言搞得自己的人生没了方向,只是在那个时刻,这个诺言确实让他对前途产生了某种怀疑,做出了另一个决定。陆庆屹说。现在想起我哥为什么觉得可惜,因为一想到他后面的发展,我内心有愧疚吧。那个时候我挺让人操心的,又没找到工作,又成天在外面晃荡,他是想我在外面再怎么晃,实在饿得不行回他那儿还有口饭吃。如果只是因为三分之一的奖学金不出国,第二年还可以再争取,但他再没有去争取过。

哥哥以自己的方式承担了弟弟的存在,给他空间,让他活成自己。在哥哥的生命里,另一个人也曾这样承担了他的存在。刚到北京读预科时,陆庆松的基础最薄,不少同学来的时候就会拉小曲子,他得从零开始学。预科毕业时他原本要被从名单里刷下去,送回贵州,阮寿宁在教研室跟人吵了起来,坚持这个孩子有进步,有希望,有资格留下来。

陆庆松也是在很多年后才知道,平时待人温和的老师第一次发了火,气得躺倒在琴房的凳子上,他说这个人回去就废了,这种状况就是中专毕业,多数会到州歌舞团,随便拉拉琴,或者干脆不干这一行了。他爱才,不希望一个人浑浑噩噩地废掉。

只不过,成为严肃音乐作曲家的理想只在一个极其狭窄的机会窗口成立,那是一个比北京柳絮期更短暂的春天,错过就错过了,活着从此有了边界。

陆庆松找过乐团的工作,古典音乐的乐团本就不多,一个乐团往往只需要一两个作曲家,几十年不换人,机会很少。给商业项目写糖水音乐他不愿意,也不想再去学校。当钢琴家教挣的钱并不多,但他住得远,开支也少,他不着急,日子还像20岁那样过,练琴,看书,打网球。

同学见面问他,你一年能挣多少钱啊?你有作品吗?他就开玩笑,我有作品,弟弟就是我的作品。有段时间他常常说这样的道理,把没挣来的钱买时间,我总觉得我最需要的是时间,这时间不管是拿来玩,拿来看书,拿来练琴,这是我的自由。

挣来的近30年时间里,他和学生时代一样,每天练琴,弹古典曲目,也做了很多不划算的事。他当过乐团指挥,天天带着管弦乐团排练,但他只负责工作,功劳没算在他身上,挂名的正式指挥是另一个人。他在大学当过网球教练,陪人练球,带队训练,花了好几年时间带校队打比赛,拿过高校网球比赛团体冠军。赢下冠军的时候,教练栏写的是陆庆松的名字,但赢了就只是赢了,之后的事情跟他没太大关系,他既不属于这所大学,也没人给他发工资。他只得到了赢本身,没有引申义。

聊起这些经历的时候,他正在仔细地剥核桃吃,看上去既不生气,也不着急。我问陆庆松,什么是不公平?他的答案是,不愿意才是不公平。

公平就是我乐意。当时跟这帮人玩挺开心的,我带着他们排练,都爱围着我玩,我觉得挺好的。拍马屁、给领导送礼,这种事我根本不想干,不愿意的事让我去干,那就叫不公平了。我喜欢自由自在,我也要让别人自由自在,想干嘛干嘛,他愿意干这种事,如果他因此高升,被领导器重,我根本不觉得不公平。陆庆松说。

因为网球打得好,朋友常常邀请他一起打球。有时候打双打,对面是朋友的领导,他看得出来朋友想给领导让球,也会配合朋友让球。我是忍受不了这种官场的人,我自己不这么干,但我不会拆朋友的台,就是他的一种活法吧,那是他们的事,跟我无关。

我走了很多岔路,但我是自愿的。那个时候觉得,如果专门只是想把琴弹好,最后你特别厉害,特别牛,又有什么呢?和这个相比,我弟需要我,我能给他提供更好的机会,如果我不管他,他一个问题儿童,不会回去好好读书,不会在正常的道路上长大,像这种时候,我更愿意照顾我弟。这种喜悦是最真实的,就像巴赫,你说他的作品重要还是他养一家子重要?他就是为了养一家人才狂写那么多东西啊!听巴赫的音乐,你就知道他内心充满了幸福和喜悦,每一个音符都是那种由心底涌出的欣喜。陆庆松说。放远一点看,我的作品还是我的作品,我以后还会写更多曲子,还会自己上台演奏,但我收获了两个人的亲情,陪着他一起玩,一块踢球,一块认识朋友,给我内心带来真正的喜悦,我的收获其实是超出付出的。

弟弟的纪录片得奖后,陆庆松用手机记事本写了这样一段话:我们的生命,我们的生活,无论是怎样的无忧无虑,都常常会觉得在泥潭中。有时是经济压力,有时是心理包袱。更可能是在衣食无忧后,时间带走了理想,人情世故繁多,让人怠惰麻木。但无论怎样的泥潭,平凡的人生也可以活得积极,豁达,充满爱和热情,让我们内心自豪、喜悦和慰藉。

年底,陆庆松举办了第一场个人演奏会,那一年他52岁,已经有接近30年没有上台演出过。老同学帮他订了大学里的排练厅,但当时的状况下,他没法一个人登台,只能按学生演出的邀请嘉宾出场。演出开始,学生乐团先上台拉了一曲,然后他再上台,开始自己的演奏会。

陆庆松的第一场个人演奏会图源受访者

这场演奏会找不到任何完整记录,只有两段不足5分钟的手机录像和零星的照片。舞台上堆着没收拾的椅子,观众席只坐了两三排,主要是兄弟俩的朋友们。那天的曲目很简单,全是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一首《悲怆》,一首《热情》。

听《热情》的时候,弟弟哭了,他后来在豆瓣上写道,也许是他在练琴时我听过太多次,那种反复勾勒的状态,有一种习作感,我逐渐没有了聆听的愿望。经过那么长时间的努力,在他登上舞台的那个时刻里,我才感受到了那种庄严的仪式感,非常感动……感谢这世界有光、有声音。

弹完最后一个音,陆庆松说他松了一口气,还行,没撂在台上。他花了很大力气准备这场演奏会,但太久不上台了,舞台上的很多小事让他感到不适应,台下的注视,观众的呼吸,他还提到一个其他钢琴家很少提到的理由——钢琴本身。那天排练厅里是一架施坦威钢琴,和平时习惯的声场不一样,尽管在弹一首谱都背下来的曲子,听起来却不熟悉,经常被自己的声音吓到。

我没有听到陆庆松的完整演奏。每次提前约好弹琴,一见面他总是反悔,下回吧,下回到了还是下回吧。他弹了一小段肖邦,还有巴赫的片段,他的手指能轻松驾驭复杂的技巧,但弹贝多芬似乎是种压力,《黎明》只弹了四个小节就停下来了,下回吧,我好好练,不然也是敷衍你。

陆庆松很喜欢的一首曲子,是贝多芬第二十九钢琴奏鸣曲槌子键琴,作品Op。20多年前开始弹,弹着弹着我就觉得,他跟我年纪也差不多吧,他是怎么样的?弹琴的时候,他好像就在耳边说话一样,那种贴近内心的抚慰。他是你的一个朋友,在跟你诉说,他有一种强大的力量揪着你。

写这首槌子奏鸣曲的时候,贝多芬正在照顾弟弟的儿子小卡尔,弟弟去世了,他承担了这个青春期少年的生活,给他找学校上学。与此同时,他自己也在和生活作战,耳聋越发严重,观众只想听快乐的旋律,乐团也常常抱怨他,作品越来越难,没法演奏。

贝多芬在这部作品的草稿上写了一句话,一个好小的房间,我把这个细节告诉了陆庆松,他想了想,我想他是觉得,这房间太小了,我这曲子太大了,你们根本装不下。

这部作品是贝多芬写过最漫长的奏鸣曲,长达45分钟。陆庆松弹得更慢,常常要一个小时才能弹完。他最喜欢第三章的慢板乐章,弹的时候像在音乐里探索无穷无尽的情感,痛苦、希望、攀登顶峰之前又迷了路。同样的演奏感受在其他钢琴家的访谈里也出现过——对抗、挣扎、折磨、考验、炼狱、浮士德、圣女贞德。它或许还有一种更简单的表达:失败。

这份体会也许是音乐最公平的礼物。钢琴面前,声名往往只会被极少数人得到,但共鸣却可以属于所有人。布劳提冈说他弹的时候,感觉就像一个人积极努力往上爬,结果踩了香蕉皮,布赫宾德弹这个乐章常常哭,布伦德尔说这是贝多芬奏鸣曲中最辛苦、最高的杰作。

晚年的贝多芬听不到,靠写小纸条与世界对话。槌子奏鸣曲是他晚期作品中最具雄心的一次尝试,里面很多段落极其困难,复杂到几近无法演奏,直到今天还有人怀疑贝多芬是不是写错了。在晚年的小纸条上,作曲家也许已经把答案告诉了所有人:困难之处,也是美、善、伟大之处。

我想只要他愿意,贝多芬最后一定能在那里写出非凡伟大的音乐,他却把挣扎、对抗和失败都留在乐谱上。与焦元溥对谈时,布劳提冈这样理解作曲家的用心:这一定有他的道理——人的努力不见得都能成功,但我们不能因此不努力。

陆庆松家里的钢琴

未必正确,但没问题

疫情期间,陆庆松已经搬了两次家,越搬越远。过去每周只出去工作一天,最近他开始周末两天都上课。他开始常常提起紧迫感这个词,也开始说,人应该强迫自己,人需要压强才能做成事。陆庆松给自己设了Deadline——55岁之前专心练琴,办一场说得过去的演奏会,然后专心作曲,写不了严肃音乐就写电影音乐,写糖水音乐也可以,但他要写出不俗。

然而,松弛也活在他的Deadline上。距离目标还有不到12个月,今年春天他花了一个月给花圃铺砖,又一个月种花,下个月的大事是把院子里的杂草一根根拔掉,种些小瓜,给小雏菊灭虫。前两天开车遇到路边的文冠果树林,连说好几遍多可爱啊,下车跑去问园林工人怎么种,回到车里下了决心,他舍不得这么好看的树,回去也要种一棵。

院子里的植物跟陆庆松一样,松弛地活着。门口的金竹今年春天枯死了,放在盆里不管,也许下个春天还会活。朋友留下的多肉,有的活了,有的死了,任由它们在院子墙角自己过。给花浇水也很随意,想得起来的时候就多浇,没想起来就旱着,死就死了,蔫就蔫着,活就活下来,听天由命,日子也能这么过。

过往的一切都以这种自由姿态留在他的生活里。毕业那年买的旧钢琴,所有的音都走调了,走调就不弹了,搁在客厅当花架,弟弟十几年前送给他的玻璃花瓶摆在上面,里面插着找他爬山的朋友摘的花,早已枯成干花。打开琴盖时,一只蜘蛛从泛黄的白键迅速逃向落了灰的黑键。几次搬家撞坏了琴板,撞坏就撞坏了,它就缺个角站在那儿。

变成花架的旧钢琴

他一直活在自己的乐趣里面,音乐和网球他喜欢,但你要让他再也不打网球了,可能他也不在意,让他现在就没有了钢琴,我想他也可以接受。我提起他觉得有点悲凉就是在这儿,他还有更多有待挖掘的可能性,但在这个时代,或者说因为什么东西,被搁浅了一点。说起他来,我就觉得人的一生太短暂了,你想探索的事情太多,但没有那么多精力跟能力,就可惜吧。陆庆屹说。

年,哥哥54岁,弟弟48岁。哥哥长了白头发,还在弹钢琴,弟弟成为导演,房间里摆满了花。他交了很多朋友,喜欢给朋友做一大桌子好吃的。他的豆瓣名叫做起床,吃饭,更多人称呼他饭叔、饭爸,他的时间线里几乎全是快乐的小发现——早上煎鸡蛋的时候,蛋黄像个外星人,在车站等公交的时候,站台广告牌像个哈哈镜。

他们成为了真正的兄弟,彼此记住对方身上很多的人生小事,两个人有说不完的共同回忆。弟弟的棒球贴纸粘在哥哥的笔记本上,哥哥的车里循环播放古尔德的巴赫,但音乐列表排序第一的是弟弟给他的歌单,叫做《贵人相助来的》,里面没有一首古典乐。

弟弟来北京的第二个生日,两个人都穷得叮当响,哥哥跑去五道口买东西,回来告诉弟弟,我要送给你一份礼物,是一堆亮晶晶的东西。这份礼物一直没收到,弟弟老追着哥哥问,我的礼物是什么?很多年后他才知道,答案是一包味精。这件小事他一直记到现在,亮晶晶的东西没得到,他得到了一个温柔而浪漫的哥哥。

《四个春天》公映以后,弟弟搬出了哥哥的房子,去年结婚了,工作也越来越多,他经常出差,满世界地跑。哥哥一个人住,总是搬家,从很远的六环外搬去更远的六环外。最近一次搬家拉了五车行李,一车钢琴,一车自己的家具,剩下的全是植物,弟弟的栀子花,朋友的多肉,兄弟俩一起种的小葫芦,还有许多朋友送来、他叫不上名字的花花草草。

院子里的香椿长了新芽,哥哥打电话给弟弟,想吃香椿吗?弟弟想吃,他就从山里开了60公里,摇下车窗递给弟弟一把香椿。管理员不让停车,催哥哥赶紧走,弟弟生气要吵架,哥哥依然好脾气,答应管理员好的好的,嘱咐弟弟好好过,一句话和一把香椿,开车一个多小时送过来,掉头再开一个多小时回去。

弟弟出了书,和纪录片同名《四个春天》,封面上印着他写的句子:温柔能带来这世上最美好的东西。今天的陆庆屹不再打架,现在的他这样描述自己的人生目标:很久以前,我心里有这么一个想法,假如说我这生能够让一个人幸福,那就是一项特别伟大的成就了。对我个人而言,如果我以自己的力量,能够影响一个人,那就算是成功。

回家的时候,父母偶尔跟哥哥搬老道理,刚说完不孝有三,他就指着弟弟开玩笑,说自己已经完成任务,我已经把这个养得还可以了。

兄弟俩身上活着同一种活法,他们都很自信,活得很松弛,我肯定活得下来,这没问题,不管经历怎么样的波折,觉得这事办不成,这种念头从来没有过。哥哥喜欢说,路还很宽,弟弟喜欢说,人有很多可能性。他们共同的信念是,活着是自己的事,人生路自己选,互不干涉。

所有的决定未必是通常意义上的正确和对,但是他这么过,没有问题。活得问心无愧,说起来也挺简单的。陆庆屹说。人活着嘛,只要不影响到别人,做什么都可以吧。人生有那么多可能性,你怎么知道什么东西是适合你的?也许不当老师是适合他的,现在过得不也挺逍遥。有时候我是有点可惜他的人生,我可惜他有很多的才华没有得到释放,但这是他自己的事情,他好像也不是特别在意。

危机感偶尔也会出现,不过只是一闪而过的念头。陆庆松有时候会做噩梦,梦到房东通知又要搬家,醒过来发现不是真的,又安心地睡着了。他坦率地觉得自己的生活方式不值得推荐,按我们这个毕业的(人),早就应该不是这样的状态了,自由是自由,我也一直是个穷光蛋。

或好或坏,20岁永远留在了陆庆松身上。他没有中年人的社会积累,但人到中年的常见恐惧——退休、养老、积蓄、疾病——在他身上也不成立。他的生活像是一场春天的露营野炊,从花圃里掐一把最嫩的葱做葱油面吃,把吃不完的水果拿到院子里晒干,摆在盘子里好看,把无花果树干磨成小花瓶,里面插着晒干的狗尾巴草,放在车里装饰。聊天时提到音乐,他会自然地哼唱起来,弹琴的时候也是,边弹边唱,他说自己的工作本质就是和钢琴一起唱歌。

阮寿宁92岁的时候,陆庆松去看望他。他一生默默无闻,院系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477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