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3月,成哥把林卫交给了我,一年多时间,只要不是特别复杂的模具,这小子基本上是没啥问题了。
拜师最重要的是啥?
1、师父能否感受到咱们那颗势在必得的心。
2、是否真的势在必得。
这两点做到了,基本没问题。
什么细节,什么坚持,那都不叫事,这是势在必得的基本功。
就怕啥?以为自己要,自己喊口号给自己打气,言行不一。
比如这两天,林卫就问了一个很接地气的问题,至少我认为他是在思考。
我让这小子去车间干活,他在拧螺丝和吊环时,发现一个问题,若牙攻得不好,或丝攻质量不行,螺丝强拧进去,拆下来时,发现有损伤。
有套全加工模架回来,他在拧吊环时,发现很难拧进去,强拧后,吊环的牙磨损了,变得比较平。(比下图上口部还平,下图基本没多少磨损)
加上之前有套模具需要做开模限位,他用上了拉板,我让他改为拉杆了。
我说,我们的模具禁止使用拉板。
他问,拉板不一样吗?
我说,当然不一样。
拉杆,螺丝纵向受力,受力性好啊,可以承受较大的力,而拉板呢?螺丝横向受力。
他说,不是加了个套子吗?
我说,套子无非就是沉进去几个毫米,一样不好用,拉不了多少次就磨损了,你去看看生产的旧模具,大把拉杆螺丝拉断的。
你想一下,拉杆螺丝纵向受力都能拉断。
他问,理论上要断也是4个一起断吧?
我说,不对。
生产过程中,不断的拉扯时,螺丝先是被拉松,4个螺丝松紧不一时,总有那么一个比其它几个最先受力,枪打出头鸟,它也就被拉断了。
他问,是不是吊环也有这个可能性?
我说,是的,理论上承吊不能超过它的极限值。
于是,我给了他一张吊环承重表。
他好奇的是,这个是怎么来的?螺丝是否也是这样?如果磨损后,那么对它是否会有影响?
理论上磨损后确实有影响,实际上呢?只要不是特别严重,可以忽略不计。没有设计师会傻到使用吊环的极限值,的模架,不可能会画个M12的吊环。
螺丝也一样,这个值是怎么来的?
我们常常会听说螺丝的等级,比如,6.8、12.9。
等级代表着它的强度,等级值越高,强度越大,像12.9级就比6.8级的强度大。
强度又由啥决定呢?
材质。
模具上用的基本是12.9级,材质为碳钢热处理。(钢料的知识咱们讲过,可以翻以前的文章)
等级名称是不是像排名一样随便编的号呢?
不是,它是由抗拉强度和屈强比值组合而成。
比如,12.9级螺丝,意思是抗拉强度达到MPa,屈强比值为0.9。
屈强比值?专业术语是屈服强度与抗拉强度的比值。
啥是屈服强度?
好比两个人打架,一开始还能对抗几下,当被打到嗷嗷叫时,就投降了,需要挨多少拳头才喊投降,拳头的数量就叫屈服强度。
抗拉强度呢?
投降也没用,继续打,直到打死为止,打死所需的拳头数量,就叫抗拉强度。
所以,屈服强度比抗拉强度小。
屈强比值越大,代表着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这两个值越接近,就是说这家伙骨头挺硬,若开始嗷嗷叫时,代表着几乎也快挂了。
值越小呢?代表着它是个演技派,可能只扇了两巴掌,他就翻白眼了,实际上离死还远。
这也就能推测得出它们的性能了,值越大,硬,但脆;越小,软,韧性好。
12.9级的屈服强度为*0.9=MPa。
那不同型号具体能受多大的力?
这跟它的有效横截面积有关。
啥为有效?
工作中我们常常采用它除去牙的那段截面积,如下图D1所示。
算出D1的面积,再乘以强度,就是它的承载力。
当然,这中间涉及到单位换算,兆帕,千克力,平方厘米,平方毫米等,有兴趣的可自己去算算。
对于吊环呢?我们直接提供一个表格,在国家标准上也有,但上面标了极限值。国标里的值,基本上算是最大值,而工作中,我们往往取安全值,所以,在该表的基础上,咱们特地增加了安全值一项,如下。
PS:为了保证模具平衡,起吊的中心应该在模具的重心,理论上模具倾斜角度不应超过3度。
重心还有人不会找么......?